t2p2205

标签: 比亚迪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行榜出炉第一名比亚迪,销量超34万辆;第二名吉利汽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行榜出炉第一名比亚迪,销量超34万辆;第二名吉利汽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行榜出炉第一名比亚迪,销量超34万辆;第二名吉利汽车,销量超13万辆;第三名长安汽车,销量7.7万辆;第四名特斯拉中国,销量6.8万辆;第五名上汽通用五菱,销量6.2万辆;第六名奇瑞汽车,销量5.99万辆;第七名零跑汽车,销量超5万辆;第八名赛力斯汽车,销量4.2万辆;第九名小鹏汽车,销量3.7万辆;第十名长城汽车,销量3.5万辆。点评:7新能源排行榜前十名中传统车企占6席位,比亚迪还是第一名,吉利、长安、奇瑞、长城,全部上榜。新势力占4席位,自主品牌零跑汽车夺取第一名,销量超5万辆,跟当年的理想汽车一样。特斯拉、赛力斯、小鹏入榜,表现不错。理想、小米、东风销量超3万辆;蔚来、广汽埃安销量超2万辆;上汽乘用车、一汽奔腾、一汽红旗销量超万辆。东风日产、极狐、广汽本田、智己汽车、传祺、北京汽车销量超5000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表现还是不佳。以上就是7月份新能源车企销量盘点,对于各家车企的表现,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评论区聊聊。
比亚迪这是换设计师了吗?新车造型这么洋气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这是换设计师了吗?新车造型这么洋气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这是换设计师了吗?新车造型这么洋气新能源汽车​​​
王传福又玩了一把大的,这下汽车市场真的热闹了!原本我以为比亚迪这次将第五代DM技

王传福又玩了一把大的,这下汽车市场真的热闹了!原本我以为比亚迪这次将第五代DM技

王传福又玩了一把大的,这下汽车市场真的热闹了!原本我以为比亚迪这次将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降低至2.6L就已经很厉害了,谁能想到王传福还将领先技术覆盖到了老车主,即所有比亚迪新老车主不管是已经提车的还是未来即将提车的,都能免费OTA升级,享受更低油耗带来的便捷和优惠。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2.6L馈电油耗什么概念,拿秦LDM-i和海豹06DM-i满油满电跑2100公里来说,跟以往相比,进化后全程算下来能省油6.3升。单单看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概念,目前92号汽油价格约7.26元/升,6.3升相当于能省下40多元。实话实说,比亚迪这波真的很刚猛!目前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车型已累计超过150万,未来还将更多。技术狂魔比亚迪,一直强调“好技术人人可享”。在油价不断上涨的今天,比亚迪真的是让大家“越开越省”了。比亚迪正在用实际行动,让每个人用户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第五代DM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 德国推迟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英国削减了

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 德国推迟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英国削减了

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德国推迟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英国削减了新能源车补贴,美国充电桩建设也慢了下来,但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却暴涨120%,全球每卖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很多外国车企都发现,就在他们忙着转型电动车的时候,中国的燃油车技术悄悄追了上来,现在中国造的发动机,性能已经不比国外的差了,价格还更便宜,这就像跑步比赛,欧美选手觉得反正要换赛道了就不认真跑了,结果被中国选手反超了。氢能源一直被日本、韩国当作"终极新能源",结果最近他们发现,中国在氢能源技术上跑得更快,中国企业的制氢成本比日本低了三分之一,建的氢能项目数量是全球最多的,这就像玩游戏,别人以为找到了终极武器,结果发现中国玩家升级得更快。去年美国得州大停电,好多人家好几天没电用,欧洲也经常因为能源问题电价暴涨,但在中国,就连云南大山里的5G基站都能保证不断电,中国的电网就像开了"外挂",全国99%以上的时间都有电,这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优势,想造什么都能稳定生产。欧美国家喜欢"一条路走到黑",说要发展新能源就把燃油车都放弃了,但中国是"多条腿走路":燃油车继续改进,电动车全力发展,氢能源也在布局,疫情期间就看出来了,外国车企因为缺芯片停产的时候,比亚迪自己能生产芯片,根本不怕断供。其实中国制造能后来居上,关键就是三个字:不放弃,欧美国家总想着"弯道超车",找到一个新技术就把旧的都扔掉,但中国不一样,燃油车要继续做,电动车要大力发展,氢能源也要布局。这种做法特别像我们考试复习:不能只复习重点,要全面复习,因为谁也不知道考试会出什么题,中国制造就是这样的"全面复习",不管技术怎么变,都能跟得上。但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精,二是要避免产能过剩,现在新能源车很火,但也不能一窝蜂都去造车。最值得学习的是中国电网的建设思路,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中国先把电网这个"地基"打牢了,上面想盖什么楼都行,这种扎实的基础建设思维,才是中国制造最大的优势。说到底,制造业竞争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不在乎一时跑得多快,关键是要一直保持前进,欧美国家总想找捷径,中国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可能就是中国制造越来越强的真正原因。
8月第一周新能源销量榜来了!比亚迪还是瑶瑶领先理想怎么下降的这么快,订单都被

8月第一周新能源销量榜来了!比亚迪还是瑶瑶领先理想怎么下降的这么快,订单都被

8月第一周新能源销量榜来了!比亚迪还是瑶瑶领先理想怎么下降的这么快,订单都被分流了
2025年第31周(7.28-8.3)汽车品牌周销量部分出炉!比亚迪:6.0

2025年第31周(7.28-8.3)汽车品牌周销量部分出炉!比亚迪:6.0

2025年第31周(7.28-8.3)汽车品牌周销量部分出炉!比亚迪:6.09万辆;吉利:1.45万辆;五菱:1.35万辆;特斯拉:1.10万辆;零跑:1.02万辆;问界:0.96万辆;小鹏:0.91万辆;银河:0.86万辆;小米:0.76万辆;埃安:0.69万辆;理想:0.55万辆;奇瑞:0.49万辆;长安:0.44万辆;领克:0.42万辆;深蓝:0.39万辆;乐道:0.37万辆;启源:0.36万辆;蔚来:0.34万辆;方程豹:0.34万辆;岚图:0.33万辆;极氪:0.29万辆;腾势:0.23万辆;阿维塔:0.18万辆;智己:0.13万辆;智界:0.1万辆;享界:0.05万辆;尊界:0.01万辆。
这150万比亚迪混动车主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车子买回来这么久了,油耗还能越开越低

这150万比亚迪混动车主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车子买回来这么久了,油耗还能越开越低

这150万比亚迪混动车主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车子买回来这么久了,油耗还能越开越低!今天,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从之前的2.9L降至2.6L,目前这一次技术已经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继续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百公里亏电油耗的新纪录。不要小看了这0.3L的差值,就以秦LDM-i满油满电跑2100公里为例,每100公里省油0.3L,全程能省6.3升,按92号汽油7.5元的价格来计算,加满一箱油直接少花47元,一年下来相当于省下了保养的花费。没记错的话,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才发布第五代DM技术,如今短短14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再进化,这意味着插混技术已经进入到“策略比拼”时代,未来车企间油耗值的差距或许会越来越大。像第五代DM技术搭载的车型以百万计,累计的行驶里程数超过了28亿公里,这为它积累了丰富的工况、能耗数据,继而可以通过三电系统AI模型实现更精细化的省油策略,基于此,2.6L的亏电油耗未来仍有降低的可能。而对于车主们来说,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所有车型都能通过后期OTA实现油耗降低!以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比亚迪这波操作没毛病!
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比亚迪秦LDM-i将推送新一轮OTA升级8月5日,

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比亚迪秦LDM-i将推送新一轮OTA升级8月5日,

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比亚迪秦LDM-i将推送新一轮OTA升级8月5日,我们从比亚迪官方了解到,其将针对旗下中型轿车秦LDM-i推送新一轮OTA升级,此次OTA主要针对第五代DM技术进行升级,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其NEDC亏电油耗刷新至2.6L/100km。同时,秦LDM-i还将通过OTA升级智能座舱,新增手车互联功能,可以将手机生态同步车机大屏。并且官方承诺后续将OTA升级给第五代DM所有车主,比亚迪这波操作可以啊!
比亚迪旗下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高端豪华品牌,它就是腾势汽车!腾势汽车早期是比亚迪与

比亚迪旗下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高端豪华品牌,它就是腾势汽车!腾势汽车早期是比亚迪与

比亚迪旗下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高端豪华品牌,它就是腾势汽车!腾势汽车早期是比亚迪与奔驰联合投资的,所以它能同时拥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基因和奔驰优秀的品质。它的车型基本都是用比亚迪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比如易三方、云辇等,直到去年9月份才完全收购奔驰手上的股份,成为百分百国产的新能源车企。腾势汽车与比亚迪其他子品牌的车型有点不一样,它的技术应用很多,而且继承了奔驰的基因,豪华感更强,但是价格却在高端车里面最低了,都是30万-50万之间,如果是其他新能源车企,跟腾势汽车同样段位的产品,技术创新还少,它们真的敢卖50万-80万!所以,如果你在看30万左右的车型,建议你去瞄瞄比亚迪旗下的这个品牌产品!
德国媒体低头了!8月2日,德国之声罕见地写下这样一句话:“德国必须承认,中国已经

德国媒体低头了!8月2日,德国之声罕见地写下这样一句话:“德国必须承认,中国已经

德国媒体低头了!8月2日,德国之声罕见地写下这样一句话:“德国必须承认,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做低端组装的世界工厂,而是把电动车开到了我们自家门口。”一句话,德国人的骄傲碎了,碎得连渣都不剩。曾经,德国汽车工业是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从精密的发动机到豪华的内饰,德国车代表着品质与技术的巅峰。可如今,中国电动车的崛起,让这个老牌汽车强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行业研究机构JATODynamics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28个国家的新车注册量占比达到5.1%,同比几乎翻倍。比亚迪、零跑、长城等品牌的车辆,正通过运输车源源不断地从港口运往德国各地的经销商。其中,比亚迪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在欧洲注册了7.05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311%。瑞士电动汽车俱乐部主席霍尔格・瓦尔称,比亚迪海豚Surf是第一款在瑞士媒体上引起轰动的中国汽车,尤其受年轻群体青睐,这些年轻人熟悉高质量的中国电子产品,也习惯了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中国电动车能在欧洲市场迅速崛起,靠的可不是运气。在技术层面,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优势尤为明显。中国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也是许多原材料的来源国,而欧盟所需的电池原材料中仅有1%在本地生产。中国的电池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0%,平均电池包价格为每千瓦时127美元,而欧洲由于高昂的工业电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种成本优势,让中国电动车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德国车企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2025年上半年,德国汽车工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奥迪营业利润暴跌45.2%,税后利润重挫37.5%;宝马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下降29%;梅赛德斯-奔驰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电动化转型的高昂成本。为了应对挑战,德国车企开始放下身段,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大众集团与国轩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奥迪向小鹏汽车增资15亿欧元深化技术合作。这些举措,标志着德国车企开始正视中国电动车的实力,试图通过合作弥补自身短板。欧盟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土汽车产业。2024年7月,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最高达48%。但这一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2025年4月,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反而回升至8.9%,创下九个月新高。这说明,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并非关税所能阻挡。如今的德国街头,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动车穿梭其中。德国媒体的这一声“低头”,既是对中国电动车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德国汽车工业现状的无奈。中国不再是那个只能为他人代工的“世界工厂”,而是在电动车领域与德国并驾齐驱的竞争对手。这场汽车产业的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的格局,而中国,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重要参与者。